近日,京东商城遭到申通快递“封杀”的消息让电商与传统物流业的矛盾突然公开化。
随着电子商务推动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电商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也日趋微妙。
在电商看来,及时、优质的快递服务是自己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自建物流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竞争目标。而在物流企业眼中,拿到快递牌照的电商,俨然已成为同行竞争者。“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如何使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是物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8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导报特约评论员牛海鹏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商和物流在价格上博弈、相互渗透,这对推动市场发展有积极作用,能够督促行业更加健康。
同日,申通快递济南分公司客服经理张静对导报记者称,关于停止与京东商城的合作,目前济南还没有接到总部通知。快递业市场总体来看还是供不应求,电商试水快递业,尽管会挤占市场份额,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或影响快递公司“站队”
18日,导报记者从京东商城方面获得证实,申通快递已经紧急叫停了其第三方商户到京东商城分拨中心的快件业务。
申通快递方面近日解释称,京东拿到了快递牌照,与自己已经成为直接的竞争关系,而同行之间互相揽件是违法的。
“对于京东商户直接给最终消费者的快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服务好,其他快件则暂时不考虑揽收。”申通快递副总裁刘荣坤直言。
京东和申通快递的“分手”,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传统物流与电商的矛盾爆发拐点。虽然京东方面称申通此举不会影响到京东,但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伴随今后电商、物流各自市场的成熟,这种“决裂”将成为必然。
在牛海鹏看来,申通和京东的僵持,更像是一种价格博弈。“电商和快递是上下游的关系,京东和申通的矛盾就是价值在各个环节的分配问题,是一种正常的价格博弈。”
牛海鹏分析,京东商城拥有众多客户,申通则拥有快递经验优势,京东本身的物流难免在发展中遇到诸如人力成本上升等问题,特定时期内,双方都认为自己会赢,所以也不会轻易让步,在博弈中,还要看哪方面更加强势。
电子商务观察人士鲁振旺分析,随着控制力和渗透力的增强,快递公司话语权在增强,平台博弈或影响快递公司“站队”。
电商多已涉足物流
事实上,电商自建物流已非新鲜事。除了京东,苏宁、凡客、一号店、易迅等电商都选择了自建物流。据了解,凡客已在今年5月就递交了全国性“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申请。
“在牛奶、药物等运输方面,也出现过商家自建物流的情况。在市场上有专业物流公司供应服务的情况下,自建物流主要还是基于更好实现竞争目的的考虑,自己的物流队伍,便于提出更明确的服务要求,更容易控制。”牛海鹏分析。
但是,电商在物流领域圈地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自建物流所需的成本压力。“自建物流的成本肯定要高,原因在于电商自建的物流只为自己服务,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牛海鹏表示。
牛海鹏认为,现阶段看,电商竞争的主要是及时配送和良好的服务,市面上的物流公司尚不足以达到这种期待。较高的配送成本是为了达到提升市场份额的战略目的,从这个角度看,电商自建物流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但是,长期来看,自建物流并非一个正确的方向。“除非像京东那样,准备把物流做成一项单独的业务,这是合理的。”牛海鹏表示。
“电商试水快递,挤占市场份额是难免的,但是总体上有利于快递业的发展。”张静表示。
跨界趋势凸显
事实上,随着电子商务和快递的迅猛发展,不仅大型电商企业开始拥有自己的仓储体系和自建的物流配送队伍。同时,包括顺丰、邮政等公司在内的快递企业,也开始试水电商,推出自己的电商网站。
作为国内快递业的两大巨头,顺丰速递就成立了名为“顺丰优选”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以食品类为主的商品销售,而申通也曾建立过名为“爱买网超”的购物平台,但该平台目前已经暂停。
“物流公司积累了经验和资源,具备货物仓储和配送能力,向上游渗透也很正常。”牛海鹏表示,竞争对推动市场发展是积极的,物流做电商也是这样,这样会让行业发展更健康。
“一些大的物流公司,的确会试图向上游发展,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电商与传统物流业相互渗透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张静说。
有分析认为,此次申通停止与京东部分快递服务,正是因为双方不断融合的业务存在冲突。从长远来看,这种快递物流企业与电商之间的矛盾会一直存在,而电商与快递物流企业也会逐渐向对方扩展业务,激烈的竞争将难以避免